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雜感] 電影《In the Heart of the Sea》觀後感

2015.03.02


電影《In the Heart of the Sea》從後設的技巧(我不知道後設一詞是不是這樣用),去描述一個航海冒險故事。故事的切入點在於小說《Moby Dick》還沒誕生之前,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受邀到一個參與捕鯨船難卻存活下來的老人家中,訪談整起捕鯨船難的經過,而這次的訪談記錄成就了日後梅爾維爾的長篇小說大作《Moby Dick》。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說故事觀點,從故事背後的故事來談《Moby Dick》的創作意念,以揭開幕後的方式,提供了另一種關於《Moby Dick》的討論。透過一個真實的、口述經歷,直指虛構的小說文本,也去探討整個海洋圈內捕鯨產業之於環境的互動,更延伸到人對於自然的思考。從商業劇情片的角度來看,在此故事開展架構下,又有其論述的核心思想,在一盤好的食材準備就緒,即便沒有高明的料理手段,只要基本功夠扎實,亦能夠端出一桌好菜。


然而,製作團隊卻砸鍋了。


《In the Heart of the Sea》以傳統三幕劇的形式展開其論述結構。從電影中梅爾維爾與老人的對談,故事的軸心應該是聚焦在大副籍船長兩位捕鯨船的領導人物,透過船長及大副之間的爭執以及身份所產生的經歷差異製造出衝突,將二人的形象及性格從中激盪而顯現出來。歷經白鯨的攻擊(衝突),到歷劫歸來後思想的轉折(成長),來完成故事本身欲探討的自然與人的關係。然而,電影卻將應該由兩人為軸心的故事,變成只有大副一人的形象,船長的身分只是作為大副形象的襯托,也因此在後續遭遇船難、白鯨攻擊時,兩者的爭執討論,呈現出一種失衡的力道──觀眾無法從兩種不同的視角互相交火而得到多面的視角理解,甚至兩人的台詞互動多流於虛假、教條式的、矯情的情感呼喚,完全不符合身為船員身分對於海洋與人之間對抗的關係及價值取捨。故事本身與觀眾之間拉開了一定的距離,觀眾很明顯地感受到故事的論理意圖,而使得故事的虛構感增強,讓人難以進入其中。電影本身除了船長及大副外,又塞入了其他船員的戲份,包括船長的表弟、大副的朋友以及首次登船的少年(也就是與梅爾維爾對談的老人),在短短兩個小時鐘,分散了每個腳色的性格及張力,也製造了許多無用的、多餘冗贅的互動,導致整體電影的劇情張力弱化,淪於特效演出的感官刺激。


在故事論述視角上,導演還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大忌;也就是原先由老人所貸出的單一人稱視角,在故事進行時卻成了全知視角,這使得電影在演出的過程呈現非常奇怪的狀態──究竟為什麼要透過老人去看待這次的船難事件?故事中鋪陳的老人對於訪談的恐懼又究竟為何?顯然原先導演欲透過老人的經歷,展開大副及船長的形象,最後回到老人的內心,進而影響他後半的生活;卻因為故事中飄忽不定的視角(有時全知,有時卻又回到老人身上),使得論述的主軸極端不穩定,造成當觀眾在看電影的同時,無法真正理解,究竟這趟航行影響了老人甚麼。導演透過梅爾維爾所作出的結論,也讓人感覺疏離及困惑,而電影中各種老人所經歷的極端生命景況也顯得無意義且多餘,絲毫無法震撼打動觀眾的情感。這樣的失誤使得全片非常清楚明確的核心主題瞬間崩塌,使得整部電影的展演成了荒唐的鬧劇,演員的演出都只是引我入洞的謊言(這個洞就是放下一切,相信導演就對了),他們越拼命地想把他的想法帶到我的面前,我卻逃得越遠。


我覺得一部電影最悲哀的不是沒有故事,而是有了明確的論述核心,卻無法帶到觀眾面前。《In the Heart of the Sea》徹底的挫敗,便是我可以感覺到導演用心想要使用各個橋段來打動我,刺激我的感官,刺激我的憐憫及同情,煽動我的情緒以投入腳色們的觀點,我卻越覺得困惑。這樣的困惑在於,我無法理解導演這樣安排的動機究竟是甚麼?導演究竟知不知道自己的故事限制在哪裡?知不知道如何穩定住故事前進的節奏?知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我彷彿進入到一個迷亂的創作迷宮,徘徊在各個挫敗崩塌的通道,明明知道最終等待我的寶藏就在前方,卻始終無法抵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