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1
看片筆記
對我來說,《大路朝天》是一部非常有即事感的紀錄片。基本上,紀錄片中所描寫的價值的衝突,幾乎就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上演。《大路朝天》的背景源自中國為擴大內需,瘋狂建設各項公共設施,其中以高速公路最為瘋狂。電影則選其中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所面臨到各式各樣人的問題,最後回應到現代化進程的思索。表面上,這是一部針對中國封閉內政的一次控訴,但在我看來,這並不單單只是針對中國內部中所夾藏的貪汙腐敗藐視人權諸如此類的隱蔽黑影(甚至這些也算不上祕密),而是將一個政治實體之於人想像力的遮斷,作為民心控制之手段最真實的展現。在紀錄片中將討論的主題切割為,居住權的矛盾、工程內部資方與勞方的矛盾及政治機關之間的矛盾,而這三種矛盾,又透過最末段祖國的歌頌,呈現出這些矛盾之間的立場,其實是服膺祖國現代化夢境中,之於現代化進程的一種迷信。營造廠商始終相信,這些開發經歷的必要之惡,是不得已的,這些犧牲全是為了成就所謂文明大中國的前進,也因此,作為「個人」權益及意識與祖國的策略的衝突,理當消弭自私的、自我的堅持,所有的退讓,最終將成就更為美好的未來。
事實上,這樣處境並不僅存在於中國。相對於中國更為自由開放的台灣,某種程度上「現代化」的想像,在我看來,也是存在一種被遮斷的想像之中。小到從我於公部門執行各項工程採購發包管理,大至外在社會事件,如大埔、如南鐵東移、如桃園航空城、甚至更遠的國光石化,我都可以感覺到,政府在進行輿論的操作上及事件的處理,依然傾向於國家發展中,無可避免之惡;也希望居民能夠退讓,以成就廣大民眾更好的未來。也因此,這些反抗者,最終都會被貼上阻礙進步的標籤。每當存在於這樣的價值爭執時,我不免思考究竟甚麼叫作「進步」?甚麼又才算是「文明」?這些作為某種形象及遠景的符號指涉被反覆使用時,使用者究竟能不能理解,那些浮現於腦中的各種想像,是否真的與他們所進行的一切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又或是這些關聯都是一種被限縮的思考,那些原先存在於彈性浮游,可供討論的種種,在那一刻已被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固著,以至於我們太過相信自己的正當性,而誤以被賦予某種權力,可以無視他人的利益問題。
即使是現在,我也很難從這兩難中找尋到所謂的「答案」。我在工作的同時,特別能感受身為公務人員的我以及一個期待這個社會能夠更為溫柔的我之間的混亂。我可以明顯地從工作的屬性,感受到政治力的意志,他們所求的絕非口號中為民服務這樣的精神(儘管上層總是對我們基層人員如此訓誡),我也可以非常明晰身為公務機關與人民之間的立場並非服務,而是管制控制。各種繁瑣的公務程序及審核流程,都在在提醒著我,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在「法」的前提下完成,而這個「法」並非服務的取向,而是作為未來生活想像的支點。通過這些管制,才有可能成就「個人」的幸福。在此之間個人的需求及希望都是不重要的,是可以被忽略的。
昨日520,台灣又歷經了一次政黨輪替,有些朋友好像帶著某種期待,迎接另一個政權的到來。但我無法如此樂觀。對我來說,政權的本質其實是沒有變的。或許新的政府可能會帶給更多人民發聲的空間;然而,作為一個政治實體所思量的,所關注的,從來都不是「人」,而是國家。民主在此只是一個發洩的管道,但從來無法真正主張甚麼,人依然活在「少數服從多數」的自由假象。
2.
我覺得《你怎麼不憤怒!野百合學運》的價值,並不是在其敘事的本體,而是最為一個過去影響的重現(那個時代的影像紀錄相比現在更為艱難)。這樣的重現,透過紀實性質的影像紀錄,可以讓未來(就是現在)的人,看見某些發生過的真實,讓人感受到已經無法再現的,情感的激動。然而,只要是創作,本身就存在著某種觀點的限制,攝影機之眼始終是掌握在人的手中,他是一種明確的人的意志的操作,透過剪輯(人的意識的重組),完成他眼中所認知的野百合學運。也因此,儘管紀錄片本身,主要透過實地影像,盡可能客觀地切割長達六天的抗爭,濃縮成一個小時多的時間尺度;然而,這之中卻同時反應了紀錄片製作方,想呈現給觀眾的觀點。
在這支紀錄片中,我可以明顯感受到幾個比較有趣的部分。第一,紀錄片本身提供了玉山神學院的發言;可能在整場運動中,原住民的比例佔了少之又少,紀錄片卻給了他們發言的機會,甚至援引了原住民學生歐蜜偉浪歌唱的片段,作為紀錄片內運動中介的緩衝。第二,從運動的開始,紀錄片其實剪進了學生邀請民眾加入抗議,到最後學生拒絕了政黨的加入,極力在維護運動本身是由學生主導的純粹性。這之間的轉變非常有趣。我企圖腦補,在當時的輿論壓力,可能帶給這場運動壓力,透過「混雜」來干擾運動訴求內涵的理想性。而這個理想性必須通過「學生」的形象才得以支持(這是輿論無意間透漏的選項),導致這場運動最終得到限制,他始終是一個屬於「學生」的運動。第三,紀錄片保留了最後傳遞訴求給李登輝的討論及意見的分歧,這也揭示了運動本身的路線問題,其中野百合中不單單只是存在本土獨派的聲音,其實也吸納各種意識形態,從勞思光及陳映真的出現,間接顯示這場運動作為各路線的總和,但卻無法抗拒即將到來的意見的分歧。因次在作為「民主」行動的野百合運動,紀錄片加入了討論、爭執的片段,最終以更為公開的方式,完成了訴求的表決,也昭示了「民主儀式」作為問題解決的可能。當然紀錄片到這邊就結束了,但是我不由得想到那些分歧的意見最後究竟怎麼了?在表決撤退的32:1,那個1究竟是在想甚麼,那些反對修正案的少數,他們為什麼反對?若從過去的野百合看到現在的太陽花,處於歷經太陽花世代的我,看見的是後太陽花時代各種團體的分歧及利益的爭執導致最後的裂解,那野百合呢?他們的裂解呢?其他的聲音呢?這些歧異最終必然指向大型社會運動的本質及意義,究竟社會運動帶給了這個社會甚麼,又製作出其他一些甚麼?
對我來說,野百合是一個很遙遠的事件,除了歷史課本十幾個字輕描帶過,之於我也僅僅是那幅巨大百合花照片。在經歷太陽花之後,我之於社會運動的想像,開始從原先的理想性,慢慢進入到更為實際的操作。這些運動本身所存在的內部矛盾與外部理想的衝突,也使得社會運動本身,從來都不應該是單純、純粹的。那麼社會運動的本質究竟是甚麼?未來的社會運動又是甚麼?從《你怎麼不憤怒!野百合學運》這部紀錄片中,我可以看見早期社運的艱難(這樣的艱難是對比於現在),也可以看見某種舉棋不定的猶豫,以及面對更強大的「媒體」的被動防守。然而,作為運動,我始終認為最大的敵人,一直都是社會運動本身,而也只有透過「讓社會運動從神話下台」,我覺得運動才能夠更進一步進化,強壯到足以撐起所謂民主的理想,及多元且巨大的喧嘩。
事實上,這樣處境並不僅存在於中國。相對於中國更為自由開放的台灣,某種程度上「現代化」的想像,在我看來,也是存在一種被遮斷的想像之中。小到從我於公部門執行各項工程採購發包管理,大至外在社會事件,如大埔、如南鐵東移、如桃園航空城、甚至更遠的國光石化,我都可以感覺到,政府在進行輿論的操作上及事件的處理,依然傾向於國家發展中,無可避免之惡;也希望居民能夠退讓,以成就廣大民眾更好的未來。也因此,這些反抗者,最終都會被貼上阻礙進步的標籤。每當存在於這樣的價值爭執時,我不免思考究竟甚麼叫作「進步」?甚麼又才算是「文明」?這些作為某種形象及遠景的符號指涉被反覆使用時,使用者究竟能不能理解,那些浮現於腦中的各種想像,是否真的與他們所進行的一切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又或是這些關聯都是一種被限縮的思考,那些原先存在於彈性浮游,可供討論的種種,在那一刻已被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固著,以至於我們太過相信自己的正當性,而誤以被賦予某種權力,可以無視他人的利益問題。
即使是現在,我也很難從這兩難中找尋到所謂的「答案」。我在工作的同時,特別能感受身為公務人員的我以及一個期待這個社會能夠更為溫柔的我之間的混亂。我可以明顯地從工作的屬性,感受到政治力的意志,他們所求的絕非口號中為民服務這樣的精神(儘管上層總是對我們基層人員如此訓誡),我也可以非常明晰身為公務機關與人民之間的立場並非服務,而是管制控制。各種繁瑣的公務程序及審核流程,都在在提醒著我,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在「法」的前提下完成,而這個「法」並非服務的取向,而是作為未來生活想像的支點。通過這些管制,才有可能成就「個人」的幸福。在此之間個人的需求及希望都是不重要的,是可以被忽略的。
昨日520,台灣又歷經了一次政黨輪替,有些朋友好像帶著某種期待,迎接另一個政權的到來。但我無法如此樂觀。對我來說,政權的本質其實是沒有變的。或許新的政府可能會帶給更多人民發聲的空間;然而,作為一個政治實體所思量的,所關注的,從來都不是「人」,而是國家。民主在此只是一個發洩的管道,但從來無法真正主張甚麼,人依然活在「少數服從多數」的自由假象。
2.
我覺得《你怎麼不憤怒!野百合學運》的價值,並不是在其敘事的本體,而是最為一個過去影響的重現(那個時代的影像紀錄相比現在更為艱難)。這樣的重現,透過紀實性質的影像紀錄,可以讓未來(就是現在)的人,看見某些發生過的真實,讓人感受到已經無法再現的,情感的激動。然而,只要是創作,本身就存在著某種觀點的限制,攝影機之眼始終是掌握在人的手中,他是一種明確的人的意志的操作,透過剪輯(人的意識的重組),完成他眼中所認知的野百合學運。也因此,儘管紀錄片本身,主要透過實地影像,盡可能客觀地切割長達六天的抗爭,濃縮成一個小時多的時間尺度;然而,這之中卻同時反應了紀錄片製作方,想呈現給觀眾的觀點。
在這支紀錄片中,我可以明顯感受到幾個比較有趣的部分。第一,紀錄片本身提供了玉山神學院的發言;可能在整場運動中,原住民的比例佔了少之又少,紀錄片卻給了他們發言的機會,甚至援引了原住民學生歐蜜偉浪歌唱的片段,作為紀錄片內運動中介的緩衝。第二,從運動的開始,紀錄片其實剪進了學生邀請民眾加入抗議,到最後學生拒絕了政黨的加入,極力在維護運動本身是由學生主導的純粹性。這之間的轉變非常有趣。我企圖腦補,在當時的輿論壓力,可能帶給這場運動壓力,透過「混雜」來干擾運動訴求內涵的理想性。而這個理想性必須通過「學生」的形象才得以支持(這是輿論無意間透漏的選項),導致這場運動最終得到限制,他始終是一個屬於「學生」的運動。第三,紀錄片保留了最後傳遞訴求給李登輝的討論及意見的分歧,這也揭示了運動本身的路線問題,其中野百合中不單單只是存在本土獨派的聲音,其實也吸納各種意識形態,從勞思光及陳映真的出現,間接顯示這場運動作為各路線的總和,但卻無法抗拒即將到來的意見的分歧。因次在作為「民主」行動的野百合運動,紀錄片加入了討論、爭執的片段,最終以更為公開的方式,完成了訴求的表決,也昭示了「民主儀式」作為問題解決的可能。當然紀錄片到這邊就結束了,但是我不由得想到那些分歧的意見最後究竟怎麼了?在表決撤退的32:1,那個1究竟是在想甚麼,那些反對修正案的少數,他們為什麼反對?若從過去的野百合看到現在的太陽花,處於歷經太陽花世代的我,看見的是後太陽花時代各種團體的分歧及利益的爭執導致最後的裂解,那野百合呢?他們的裂解呢?其他的聲音呢?這些歧異最終必然指向大型社會運動的本質及意義,究竟社會運動帶給了這個社會甚麼,又製作出其他一些甚麼?
對我來說,野百合是一個很遙遠的事件,除了歷史課本十幾個字輕描帶過,之於我也僅僅是那幅巨大百合花照片。在經歷太陽花之後,我之於社會運動的想像,開始從原先的理想性,慢慢進入到更為實際的操作。這些運動本身所存在的內部矛盾與外部理想的衝突,也使得社會運動本身,從來都不應該是單純、純粹的。那麼社會運動的本質究竟是甚麼?未來的社會運動又是甚麼?從《你怎麼不憤怒!野百合學運》這部紀錄片中,我可以看見早期社運的艱難(這樣的艱難是對比於現在),也可以看見某種舉棋不定的猶豫,以及面對更強大的「媒體」的被動防守。然而,作為運動,我始終認為最大的敵人,一直都是社會運動本身,而也只有透過「讓社會運動從神話下台」,我覺得運動才能夠更進一步進化,強壯到足以撐起所謂民主的理想,及多元且巨大的喧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