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雜感] 關於《黃色小說》與我們存在的黃色世界

2015.08.29

關於《黃色小說》與我們存在的黃色世界

  即便到了21世紀,社會對「性」這檔事遠比他的兄弟「愛情」,更為禁忌,彷彿開啟了這個潘朵拉的盒子,世界就會瞬間崩解,秩序大亂,人類所自豪的品格,也全都轉化最原始的獸性。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類也始終擅於制定更多的規範,來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彷彿在通過層層的禁制與心靈的鞭撻,我們終於長大了,成為一個像樣的人。

  但即便我們終於成為了外顯的「人」,但生活中也始終離不開性這檔事。當性涉及到「生殖」如此生物本能的東西,就便成必須如此,彷彿那些約束的規範又為人性開了一道後門。通過這道後門的世界,我們看見「人」這個種族的延續性,我們必須再次回到被定義為「原始」的,動物性的情境之中。敏感如藝術從業者中,發現到性隱隱地存在於人與社會之中,不管人類如何掩蓋,法律如何禁制,就像是戲劇後台一樣,默默地牽動著一個人的人格情緒及認知。如大島渚在《感官世界》中,以暴烈的性動作場景去逼視性愛關係中的佔有及破壞;園子溫於《戀之罪》去解構性/社會/人三方的禁制,徹底穿透救人與他人關係的本質;再者如婁燁的《頤和園》,企圖將格局拉到更高的位置去觀看性、愛兩者的交錯,以建構更巨大的國族歷史情境。

  對我來說《黃色小說》與其他類性題材的作品最為不同的地方,就是讓性回歸到一個常軌,讓性再次回歸到人的生活,透過一個性專欄的寫手的自我剖析、各種想像及外界之於他的回饋,去深入「性」的個人性,最後透過性意識的啟蒙與焦慮,再次回到個人私我的內心世界。全書中,大量地使用戲謔式的語調來談論「性」的不正經,藉此對應現實生活中我們對「性」的曖昧。在異性戀男性的成長過程(身為異男,也只能異男的感受去想像),「性」一直佔有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青春期開始,不斷地困擾著自己該如何面對突然改變的身體及各種性徵,包括長毛、變聲,甚至是夢遺及初萌的愛情樣貌。那是一種在黑暗中探索自己與社會關係的,一種全然未知,只能透過一些色情媒體(卻又是與真實完全脫節的),去觸碰感受它可能的樣子。因「性」感罪惡,因「性」感到寂寞徬徨、又因「性」而被撫慰安定。

  在這樣的成長經驗中,使得身體間接地控制了自己的靈魂。這讓我聯想起劉道一在其新書發表會中(於暖暖蛇舉辦)所提到的概念,寫作之於身體的關係;所有的情感及抽象的,被稱作靈魂這樣的東西,是無法突破自身的肉體所接收到的訊息。就如同小說裡寫到:「想像力這回是很麻煩,就像不是誰說過嗎,人無法想像沒見過的事物。所以人會去想像上帝長得像人、妖魔鬼怪也都要長得像人,淫獸學園裡的淫獸則張揚著像男性生殖器的觸手觸鬚。」如此真實的表露,也打開了人本身的侷限性,究竟身而為人的我,是否真的有選擇的自由,而靈魂的孤高特質竟也擺脫不了外在資訊對我們的影響及控制。彷彿在卡通《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AT力場,阻絕了來自外界的攻擊,然而在內部的,不被別人了解的,如此孤寂的橘子汁,居然也只是從「外」的世界形成的殘渣。生命中到底有甚麼東西完全屬於自己的?這樣悲哀的想法,在見到「身體」這片高牆,不禁從心底油然而生。

  小說後段,作者引述了一段聖奧古斯丁的《懺悔錄》:

「當成年人稱謂某個對象,並解轉向這個對象時,我會對此有所覺察,並明瞭當他們要指向這個對象的時候,他們就發出聲音,透過這個聲音來指稱它。而他們要指向對象,這點我是透過他們的姿態了解到的;這些姿態是所有種族的自然語言,這種語言透過表情和眼神的變化,透過肢體動作和聲調口氣來展示心靈的種種感受,例如心靈或欲求某物或守護某物或拒絕某事或逃避某事。就這樣,我一在聽到人們在不同句子的特定位置上說出這些語詞,從而漸漸學會了去理解這些語詞指涉的是那些對象。後來我的口舌也會自如地吐出這些音符,我也就透過這些符號來表達自己的願望了。」

  藉由這段引述,作者再次將整個「性」的討論又拉回到外在層次的討論,將這樣私密的經驗變成共有的記憶。事實上「性」的符號之於個人所產生的記憶,於背後又有一個更大的社會脈絡再操控著,是由商業或是更為人為的操作,看準了人類的心靈缺塊,來到我們的面前。小說裡,利用一個AV女優麻美本名沙也加的女性,去揭開在性產業勞動者背後的樣貌及控制;又透過一名大陸交換學生(一位來自近乎性真空國度的女孩)進行日本性產業對於台灣影響研究的取材,去觸及到更遠端的國際及現實議題,甚至在單篇的故事中安排做愛中的對話,讓語言美學與性快感共舞。事實上,關於「性」如此讓人害羞、如此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情感,早已鑲嵌在我們的日常之中,彷彿無形的細線,操控著我們的肉身,擺弄著我們的靈魂,在快感與罪惡間掙扎痛苦著,逃也逃不掉。

  小說畢竟是小說。作者利用跳接式的編排及尾段抽象的,夢境式的意象描繪,作者讓我們沉浸在虛實交錯的片段中。彷彿在告訴著我們那些故事中關於性的聯想,性的大膽,只存在於虛與實之間的縫隙。人儘管活過了18歲,終於長成可以自由觀看限制級電影的成年人,但我們對於性的感受,還是活在那樣的黑暗,始終沒有摸清始終還持續摸索。而在面對這樣永遠的曖昧,也昭示著我們對自我,也從未脫離這樣尷尬、泥淖的情緒之中。我想作者或許希望透過閱讀/書寫,慢慢地去整理那些矛盾衝突的過去及感覺,慢慢地去回應自己所身處的空間及時間。在這樣本來應該灰暗的、模糊的不共有經驗中,一個個黑暗的青春期小房間瞬間都被打開了,而異男的寂寞困頓,在夜深人靜昏黃的檯燈下,也終於得以與自己和解,變成一則自我調侃的笑話。

  但AV女優呢?

註:

1.作者在書中有一段關於廁所的傳說,疑似是對袁哲生的《猴子》致敬。(彩蛋發現!但也只發現一個)

2.作者的訪談: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306


3.寫生活有接觸的作家的作品,真的很抖。

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雜感]《邦查女孩》讀後感

2015.08.22

《邦查女孩》讀後感

我,把,邦,查,女,孩,看,完,了!

  如果說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是一名掘井者的話,那《邦查女孩》便是將整個台灣的圖像,以極為細緻宛如清明上河圖般的方式,濃縮作一個故事。故事以花蓮林田山林場為軸心,透過古阿霞及帕吉魯的愛情故事,將整個台灣整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碰撞,呈現出來。這裡頭不單單只是工業現代化的變革,而是一種環境之於人的感受轉換;如電鋸的使用,使得伐木更為效率,卻也使伐木工人不再對森林擁有感情,進而森林對伐木產業也變成很單純的,經濟的計算。另外,《邦查女孩》透過古阿霞建校的過程,將許多被現代化更為邊緣人們的故事拉了出來,如玉里療養院收容戰爭後精神創傷的外省老兵,以共產黨名義被囚禁的青年。故事甚至觸及到台灣現有宗教的精神與討論,其書所內涵的知識、歷史及情感,足以稱作台灣魔幻編年史。

  對我來說,書中最打動我的部分,就是裡頭對於山林的種種描述。那是一種魔幻的力量,召喚了我對山林的記憶。在小的時候,我有那麼些零星的時間在山上生活。那時小孩只被允許在有人開墾的區域內玩耍,絕對禁止進入林務局管轄的森林。有那麼一次,我與表弟觸碰了這個大人設下的禁忌,一人一把從寮仔偷拿出來的開山刀,走進了森林的邊緣。那次經驗令我難忘,當進到森林的那個瞬間,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恐懼,從心底升起。至今回想起來,覺得那是森林對我們的警告,你會知道每多走一步,你就有可能再也離不開這裡。但也僅僅只是停在邊緣,我聽見在樹木間風吹過葉子發出的窸窣聲響,那樣的聲響將座森林的靜給打亮了。感官彷彿被打開,所有的身邊環境的變化也都更為巨大。我猜恐懼也是在那個瞬間佔據了我的身體。後來我一直想要寫下那時候在森林所體驗到的「從未再體驗過的感受」,但怎麼寫,都少了那個森林應該有的靜美與詭譎。然而,我在《邦查女孩》找到了那時候我對於森林的感覺,每讀一段,我彷彿就在完成自己童年最後折返的那座森林;每走一段,我就感覺到山的偉大,森林的偉大。那樣的偉大並不是一種讚揚,而是對美的敬畏。我想沒有人知道山與森林最初的模樣,當人開始立足於大地的時候,他們就在那裏了,所有的神話與傳奇,都只是太過拙劣的語言,對他們的祭拜及致敬。

  在書中,宗教的比例佔據了一個重要區塊。裡頭所對宗教的描述,我並不覺得單單只是在讚揚宗教之於古阿霞建校的幫助,反而是想要表達一種人文關懷的精神。這樣的精神並不會被各個宗教派別而有所區隔,是共有的,是普遍存在在每個人心。這讓我不禁聯想到陳玉峯老師於《台灣素人宗教、精神、價值與人格》一書所寫到關於台灣特有的隱性文化:「......台灣迄今尚保全有全球『無功用行』文化,故而隨時、到處存有『捧著16萬元,冒著雨到國稅局捐給國庫的老農』、龐多陳樹菊女士等等,更在種種弱勢運動中挺身而出,功成而銷聲匿跡,......,也在社會國家有難時,徹底犧牲而不著痕跡,正是標準的『無所求行』。」「而台灣無形宗教的情操足以兼容並蓄,涵容世界各種異文化、異宗教的融合或對話。時下如土耳其當代伊斯蘭大師費拉乎拉‧菊廉的『Hizmet運動』,試圖經由無宗教教派傾向的教育體制,建構一種和諧文化與永續和平,鼓勵不同的宗教、族群的對話與互解,相當於打造世界性大宗教的努力,筆者認為,台灣最大宗的無形式禪的宗教文化,正可在此運動方向著力......」而在書中所提到的無形式禪的文化,正好與古阿霞建校之精神及其助人的精神疊合。我開始思考,關於故事裡頭,甘耀明老師或許有試圖以自己的觀察,去逼近某種可能根植於這塊土地上,全體住民的共同精神。無奈我尚未把陳老師的著作讀透,無法再進一步去深入《邦查女孩》之間的人文精神是否真與台灣這樣的禪宗文化有某種程度上的呼應,也法無法更深印證《邦查女孩》是否將台灣上所有信仰之於眾人產生的交疊作用,形成一種屬於台灣本島的精神及文化根基。

  另外,書中最令我著迷的,就是古阿霞將所有的物件都轉換成一則則迷人的故事。每則的迷人的故事,都對應到一種現實的處境。這些故事裡頭都有一股讓人不得不相信的力量(儘管每個人都明白故事的虛構性),打破了人因自身的挫折與苦難所封閉的心門,進而安慰故事中每個受傷的腳色。因為自己本身也是喜愛故事的人,這讓我不斷去思考故事,又或是小說的意涵;那之中又存在著什麼魔術,會讓人的精神形成連結而彼此印心。我並不知道答案,但卻讓我對「故事」這樣的概念有某種改變。或許故事本身並不單單只承載著「一個經過精密設計的謊言」,它其中其實探觸到人類共有的意識層面,是透過了解,去深入他人的心,去理解每一道傷口及眼淚,將之中的苦澀包裹、溫柔,讓聽故事的人感覺到,那種被理解及被安慰的心境。所有最好的說故事的人,就像是古阿霞一般,在生命不斷地傾聽,不斷地去讀更多的故事,不斷地想去感受、幫助別人,最終才能夠搭接出這虛構的空間,與人對話,與心對話。


  故事的最後以一場森林大火作收尾。而那場大火或許象徵著當時政治權力中心的思維及對策(有某一段時間只要有甚麼政府想利用的地方,都會發生離奇的火災),而山林就如同陳玉峯老師所講的,那是涵養所有都市文明的源頭。我們今天得以有7-11,有自來水,有經濟奇蹟,這些並不單只是現代化文明帶來給我們的,而是背後有一大片被像我這樣的「都市文明人」所遺忘的山、林與自然,為我們涵養水源,供養我們的生活環境,讓生命得以穩定及和諧。現代化的進程總是焦急地想要把所有的資源數據化、效率化,各個政治人物、資本家只要打著快速、SOP、效率等詞彙,就能博得眾人的愛戴及推崇。但我真的很想探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當我跟著陳玉峯老師帶領的阿里山戶外生態教學團,聽著老師講述阿里山林場的興衰及崩壞;錯誤的政策並不只有帶來經濟數據的浮動,更甚至摧毀我們賴以維生的空間場域。當我沿廢棄鐵軌,走向水山的路上,光穿透林間的葉隙,形成一道道光束,打在我的身上。我想台灣最美的風景不是人;而是山中所隱匿著的,我不可能看見的神。

[雜感] 《日曜日式散步者》觀後感

2015.08.21

《日曜日式散步者》觀後感

《日曜日式散步者》是一部談論台灣在日本時代超現實主義詩社風車詩社的紀錄片。在看這部紀錄片之前,我並不知道台灣在1930年代曾出現過超現實主義,也不了解風車詩社,對於楊熾昌、西川滿等人的名字只有在陳芳明老師的《新台灣文學史》上讀過。由於自己並非文學相關系所畢業,那時候讀起來也是一知半解,並不太清楚他們的地位及歷史脈絡,只是依稀知道台灣在日本時代曾有一段非常輝煌的文學時期,孕育了相當多大師級的作家,卻被國民黨政權為了統治目的完全地抹除。這樣的斷裂感一直存在在我的文學認知中,到底在現今華文之前的文學究竟是何種風貌?而這中間有多少東西被割除了?在此時空背景與理解下,意外地促成我想去看這部紀錄片的動機。

這次的觀影經驗帶給我很大的震撼。主要是《日曜日式散步者》在處理風車詩社的歷史,採用意象的、非常抽象的方式進行拍攝。裡頭刻意避開演員的臉,使文學家們的「真實」形貌模糊,並大量使用實驗性的影像、詩句及圖像,以突顯文學家們的心靈風景。在這樣的表現技巧上,紀錄片卻未脫離紀實的本質,以脈絡的形式接合了所有抽象的畫面,將私密的個人與大時代融成精神世界的歷史。我沒想過紀錄片能如此貼近詩(也許是太過孤陋寡聞),那樣絕美,那樣接近「史」的本質。從小學習到的歷史都是以記事為主的歷史,是有年代先後,有事件的;是非常清晰,非常明確且無情的。但《日曜日式散步者》打破我既定的想像,他所呈現的「史」已超脫出記事企圖逼近的精確(但往往背後卻隱藏特定的政治意圖),昇華至一個絕對開放,絕對「真」的情感記憶。透過外在時空與內在靈魂的對話,將屬於那個時空的氛圍及情緒,還給觀眾自我組合理解的自由。就如同導演於映後座談所說的,歷史從來都只是一片片細小的碎片,誰也不知道他本來的面目,只能這樣茫然的拼湊,試圖去接近我們或許以為的真相。

在映後座談,主持人一一介紹每位詩人的家屬及後代,讓我恍若置身於魔幻空間之中;仿擬的影像、泛黃的黑白照片,瞬間與現實/現在形成的連結,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今」「昔」的斷裂,藉著紀錄片的製作、放映,最後得以修補。歷史裡那些陌生的、早已離開的,都越過了那道無法挽回的「死」,來到自己眼前。聽著家屬談論自己已逝的親人與不談論,那些以為因時間而淡去的痛楚跟著強烈起來。這讓我想起國民黨總是高談著放下仇恨放下過去的言論背後的居心;直到今日,他們依然只想瞞天過海,以掩蓋他們所做的每一個卑劣行徑,只為了維繫自己統治這個島嶼的合法及合理。這些本來存於知識體系建構下慢慢成形的念頭及想像,在此刻變得更為鮮明,更為立體;那些被破壞的,文化上的斷裂及內心衝突,是如此令人挫折、徬徨及悲傷。


映後,騎著摩托車,迎來台南午後的風。我不禁試想 :會有人記得那個獨立於五四運動外,真正屬於這座島的文學黃金年代?如果沒有國民黨,沒有228事件,沒有後來的白色恐怖,台灣現今又會是怎樣的風景呢?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寫詩] 關於那些曾經相信的美好及其陰影

2015.08.01

關於那些曾經相信的美好及其陰影

相信清晨
相信公園裡老人的吆喝
相信電桿上跳舞的麻雀
相信手機鈴響
一段被遺忘在舊世紀的電波傳來
你語氣懇切底邀請

相信選擇與被選擇
相信午後時有隱隱的雷聲
我們信步走過法院大門
仰望正義女神的寶劍與天平
你曾相信
世界上所有的雨滴都將均等
落在每個勤奮之人的頭頂

相信參天高樓
相信電梯上升時微微地搖晃
在你誠摯地引領下
密謀者的眼神正於城市暗角悄悄流竄
我相信你堅定握住的現實
是夢裡退化長出的尾巴
你說:天平的兩端從來不是等重
我點點頭
便又輕易地將身體某個部分交付與你

我相信愛是恆久忍耐又恩慈
相信謊言必然存在著真實
相信信任的反面不是背叛而是孤獨
當金光燦燦的黃昏
拉長我們昔日並肩的身影
我相信夜晚
相信時間終將迎來傾覆
彼時,我們僅是
宇宙裡各自漂浮的行星
冷是引力
我們將繞沉默公轉
回憶已是無法度量的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