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雜感]《邦查女孩》讀後感

2015.08.22

《邦查女孩》讀後感

我,把,邦,查,女,孩,看,完,了!

  如果說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是一名掘井者的話,那《邦查女孩》便是將整個台灣的圖像,以極為細緻宛如清明上河圖般的方式,濃縮作一個故事。故事以花蓮林田山林場為軸心,透過古阿霞及帕吉魯的愛情故事,將整個台灣整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碰撞,呈現出來。這裡頭不單單只是工業現代化的變革,而是一種環境之於人的感受轉換;如電鋸的使用,使得伐木更為效率,卻也使伐木工人不再對森林擁有感情,進而森林對伐木產業也變成很單純的,經濟的計算。另外,《邦查女孩》透過古阿霞建校的過程,將許多被現代化更為邊緣人們的故事拉了出來,如玉里療養院收容戰爭後精神創傷的外省老兵,以共產黨名義被囚禁的青年。故事甚至觸及到台灣現有宗教的精神與討論,其書所內涵的知識、歷史及情感,足以稱作台灣魔幻編年史。

  對我來說,書中最打動我的部分,就是裡頭對於山林的種種描述。那是一種魔幻的力量,召喚了我對山林的記憶。在小的時候,我有那麼些零星的時間在山上生活。那時小孩只被允許在有人開墾的區域內玩耍,絕對禁止進入林務局管轄的森林。有那麼一次,我與表弟觸碰了這個大人設下的禁忌,一人一把從寮仔偷拿出來的開山刀,走進了森林的邊緣。那次經驗令我難忘,當進到森林的那個瞬間,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恐懼,從心底升起。至今回想起來,覺得那是森林對我們的警告,你會知道每多走一步,你就有可能再也離不開這裡。但也僅僅只是停在邊緣,我聽見在樹木間風吹過葉子發出的窸窣聲響,那樣的聲響將座森林的靜給打亮了。感官彷彿被打開,所有的身邊環境的變化也都更為巨大。我猜恐懼也是在那個瞬間佔據了我的身體。後來我一直想要寫下那時候在森林所體驗到的「從未再體驗過的感受」,但怎麼寫,都少了那個森林應該有的靜美與詭譎。然而,我在《邦查女孩》找到了那時候我對於森林的感覺,每讀一段,我彷彿就在完成自己童年最後折返的那座森林;每走一段,我就感覺到山的偉大,森林的偉大。那樣的偉大並不是一種讚揚,而是對美的敬畏。我想沒有人知道山與森林最初的模樣,當人開始立足於大地的時候,他們就在那裏了,所有的神話與傳奇,都只是太過拙劣的語言,對他們的祭拜及致敬。

  在書中,宗教的比例佔據了一個重要區塊。裡頭所對宗教的描述,我並不覺得單單只是在讚揚宗教之於古阿霞建校的幫助,反而是想要表達一種人文關懷的精神。這樣的精神並不會被各個宗教派別而有所區隔,是共有的,是普遍存在在每個人心。這讓我不禁聯想到陳玉峯老師於《台灣素人宗教、精神、價值與人格》一書所寫到關於台灣特有的隱性文化:「......台灣迄今尚保全有全球『無功用行』文化,故而隨時、到處存有『捧著16萬元,冒著雨到國稅局捐給國庫的老農』、龐多陳樹菊女士等等,更在種種弱勢運動中挺身而出,功成而銷聲匿跡,......,也在社會國家有難時,徹底犧牲而不著痕跡,正是標準的『無所求行』。」「而台灣無形宗教的情操足以兼容並蓄,涵容世界各種異文化、異宗教的融合或對話。時下如土耳其當代伊斯蘭大師費拉乎拉‧菊廉的『Hizmet運動』,試圖經由無宗教教派傾向的教育體制,建構一種和諧文化與永續和平,鼓勵不同的宗教、族群的對話與互解,相當於打造世界性大宗教的努力,筆者認為,台灣最大宗的無形式禪的宗教文化,正可在此運動方向著力......」而在書中所提到的無形式禪的文化,正好與古阿霞建校之精神及其助人的精神疊合。我開始思考,關於故事裡頭,甘耀明老師或許有試圖以自己的觀察,去逼近某種可能根植於這塊土地上,全體住民的共同精神。無奈我尚未把陳老師的著作讀透,無法再進一步去深入《邦查女孩》之間的人文精神是否真與台灣這樣的禪宗文化有某種程度上的呼應,也法無法更深印證《邦查女孩》是否將台灣上所有信仰之於眾人產生的交疊作用,形成一種屬於台灣本島的精神及文化根基。

  另外,書中最令我著迷的,就是古阿霞將所有的物件都轉換成一則則迷人的故事。每則的迷人的故事,都對應到一種現實的處境。這些故事裡頭都有一股讓人不得不相信的力量(儘管每個人都明白故事的虛構性),打破了人因自身的挫折與苦難所封閉的心門,進而安慰故事中每個受傷的腳色。因為自己本身也是喜愛故事的人,這讓我不斷去思考故事,又或是小說的意涵;那之中又存在著什麼魔術,會讓人的精神形成連結而彼此印心。我並不知道答案,但卻讓我對「故事」這樣的概念有某種改變。或許故事本身並不單單只承載著「一個經過精密設計的謊言」,它其中其實探觸到人類共有的意識層面,是透過了解,去深入他人的心,去理解每一道傷口及眼淚,將之中的苦澀包裹、溫柔,讓聽故事的人感覺到,那種被理解及被安慰的心境。所有最好的說故事的人,就像是古阿霞一般,在生命不斷地傾聽,不斷地去讀更多的故事,不斷地想去感受、幫助別人,最終才能夠搭接出這虛構的空間,與人對話,與心對話。


  故事的最後以一場森林大火作收尾。而那場大火或許象徵著當時政治權力中心的思維及對策(有某一段時間只要有甚麼政府想利用的地方,都會發生離奇的火災),而山林就如同陳玉峯老師所講的,那是涵養所有都市文明的源頭。我們今天得以有7-11,有自來水,有經濟奇蹟,這些並不單只是現代化文明帶來給我們的,而是背後有一大片被像我這樣的「都市文明人」所遺忘的山、林與自然,為我們涵養水源,供養我們的生活環境,讓生命得以穩定及和諧。現代化的進程總是焦急地想要把所有的資源數據化、效率化,各個政治人物、資本家只要打著快速、SOP、效率等詞彙,就能博得眾人的愛戴及推崇。但我真的很想探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當我跟著陳玉峯老師帶領的阿里山戶外生態教學團,聽著老師講述阿里山林場的興衰及崩壞;錯誤的政策並不只有帶來經濟數據的浮動,更甚至摧毀我們賴以維生的空間場域。當我沿廢棄鐵軌,走向水山的路上,光穿透林間的葉隙,形成一道道光束,打在我的身上。我想台灣最美的風景不是人;而是山中所隱匿著的,我不可能看見的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