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雜感] 《日曜日式散步者》觀後感

2015.08.21

《日曜日式散步者》觀後感

《日曜日式散步者》是一部談論台灣在日本時代超現實主義詩社風車詩社的紀錄片。在看這部紀錄片之前,我並不知道台灣在1930年代曾出現過超現實主義,也不了解風車詩社,對於楊熾昌、西川滿等人的名字只有在陳芳明老師的《新台灣文學史》上讀過。由於自己並非文學相關系所畢業,那時候讀起來也是一知半解,並不太清楚他們的地位及歷史脈絡,只是依稀知道台灣在日本時代曾有一段非常輝煌的文學時期,孕育了相當多大師級的作家,卻被國民黨政權為了統治目的完全地抹除。這樣的斷裂感一直存在在我的文學認知中,到底在現今華文之前的文學究竟是何種風貌?而這中間有多少東西被割除了?在此時空背景與理解下,意外地促成我想去看這部紀錄片的動機。

這次的觀影經驗帶給我很大的震撼。主要是《日曜日式散步者》在處理風車詩社的歷史,採用意象的、非常抽象的方式進行拍攝。裡頭刻意避開演員的臉,使文學家們的「真實」形貌模糊,並大量使用實驗性的影像、詩句及圖像,以突顯文學家們的心靈風景。在這樣的表現技巧上,紀錄片卻未脫離紀實的本質,以脈絡的形式接合了所有抽象的畫面,將私密的個人與大時代融成精神世界的歷史。我沒想過紀錄片能如此貼近詩(也許是太過孤陋寡聞),那樣絕美,那樣接近「史」的本質。從小學習到的歷史都是以記事為主的歷史,是有年代先後,有事件的;是非常清晰,非常明確且無情的。但《日曜日式散步者》打破我既定的想像,他所呈現的「史」已超脫出記事企圖逼近的精確(但往往背後卻隱藏特定的政治意圖),昇華至一個絕對開放,絕對「真」的情感記憶。透過外在時空與內在靈魂的對話,將屬於那個時空的氛圍及情緒,還給觀眾自我組合理解的自由。就如同導演於映後座談所說的,歷史從來都只是一片片細小的碎片,誰也不知道他本來的面目,只能這樣茫然的拼湊,試圖去接近我們或許以為的真相。

在映後座談,主持人一一介紹每位詩人的家屬及後代,讓我恍若置身於魔幻空間之中;仿擬的影像、泛黃的黑白照片,瞬間與現實/現在形成的連結,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今」「昔」的斷裂,藉著紀錄片的製作、放映,最後得以修補。歷史裡那些陌生的、早已離開的,都越過了那道無法挽回的「死」,來到自己眼前。聽著家屬談論自己已逝的親人與不談論,那些以為因時間而淡去的痛楚跟著強烈起來。這讓我想起國民黨總是高談著放下仇恨放下過去的言論背後的居心;直到今日,他們依然只想瞞天過海,以掩蓋他們所做的每一個卑劣行徑,只為了維繫自己統治這個島嶼的合法及合理。這些本來存於知識體系建構下慢慢成形的念頭及想像,在此刻變得更為鮮明,更為立體;那些被破壞的,文化上的斷裂及內心衝突,是如此令人挫折、徬徨及悲傷。


映後,騎著摩托車,迎來台南午後的風。我不禁試想 :會有人記得那個獨立於五四運動外,真正屬於這座島的文學黃金年代?如果沒有國民黨,沒有228事件,沒有後來的白色恐怖,台灣現今又會是怎樣的風景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